彩61_彩61
彩612023-01-31 16:05

彩61

“2023新春庆典”活动在马来亚大学举行******

  中新网吉隆坡1月19日电 (陈悦 魏源)“2023新春庆典”活动17日在马来亚大学校内举行。活动由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与马来亚大学国际学生中心(GEM)联合举办,吸引各界嘉宾和马大师生500余人参加。

欧阳玉靖(左)和哈姆迪(右)在品茶 魏源 摄欧阳玉靖(左)和哈姆迪(右)在品茶 魏源 摄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和马来亚大学校长哈姆迪教授参与当日活动,他们共同欣赏了二十四节令鼓、川剧变脸、功夫、民乐演奏等中马精彩艺术表演。欧阳玉靖还慰问了中国在马留学生及孔子学院中方教师和志愿者。

  当日活动现场还设有中华文化体验区。活动参与者不仅可以赏字、品茗、下笔挥春,还可以和孔子学院老师学习剪纸、学做中国结、创意灯笼。在春节文化百科角,人们通过图文进一步了解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并写下新年美好祝福贴于心愿墙。中国传统服饰体验角吸引了众多传统服饰爱好者试穿汉服、拍照留念。最吸引现场来宾的还要数美食角,大家对地道的水饺、点心等中国美食赞不绝口。

马大老师体验剪纸 魏源 摄马大老师体验剪纸 魏源 摄

  欧阳玉靖在当日活动致辞表示,过去一年,中马两国携手克服疫情影响,经贸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教育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人民友好进一步升华。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双边关系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希望马大师生乘此东风,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同中国加强交流。欢迎马来西亚各界朋友通过孔子学院这扇中国之窗,感知中马多元文化,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多到中国去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中国魅力。

  哈姆迪教授表示,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是马中教育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为马来西亚各地超过5万名学生教授中文,并凭借优异的表现于2019年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本次活动是孔子学院成立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新春庆典。希望孔子学院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马中双方在学生交流、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完)

(新春走基层)厂房建到家门口 山西上党延伸乡村产业链条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长治2月3日电 (李庭耀 赵彦杰)剪菇柄、烘干、筛选、清洗……春节期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西火镇梁家庄村“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村民们分工明确忙着进行干香菇加工。厂房建到家门口,当地延伸乡村产业链条,赋能乡村振兴。

  在修剪车间,村民牛燕花正在对鲜香菇剪柄。“厂房建到家门口,反正在家也是闲着,我就和其他村民一起来这里上班。”她告诉记者,除了剪菇柄,自己还负责把香菇放入空气能热泵烘干机进行烘干,每天能挣70元。

  面对资源匮乏、人口流失等问题,如何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西火镇探索成立“西火三农”农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以“公司+经济合作社+社员”的发展模式,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运营管理,由全镇30个农村经济合作社组成,24508名农村经济合作社社员间接持股。

香菇正在被烘干。 赵彦杰 摄香菇正在被烘干。 赵彦杰 摄

  2022年,这家公司通过网络直播等手段,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为西火镇东庄村的红薯粉条、北大掌村的香菇、东火村的花生、庄子河村的大樱桃取得了更多订单。

  山西老西火三农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志军介绍,依托西火镇北大掌村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香菇菌棒规模化生产的产业基础,该公司在去年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打造“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

  “干香菇加工基地的建成,既解决了合作社鲜香菇储存时效短的问题,又提高了香菇的附加值。”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赟说。

“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可以带动周边四五十名村民打工增收。 赵彦杰 摄“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可以带动周边四五十名村民打工增收。 赵彦杰 摄

  赵志军告诉记者,每5斤鲜香菇可以生产1斤干香菇,“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可年产干香菇10万斤,产值可达500万元,“不仅能带动周边四五十名村民打工增收,更能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新的一年,我们计划为周边村民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带动更多人种植香菇,将产业做大。”赵志军表示,接下来,“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还将生产香菇酱等产品,提高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61地图